关于狼教案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狼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唱准休止符。
3、感受角色表演带来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
能配上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唱准休止符。
活动准备:
1、树林背景图,小兔子、风儿、树叶、大灰狼的杖偶。
2、小兔子的头饰若干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小兔子)听听小兔是怎样跟我们打招呼的?(唱歌)小兔子用唱歌的方式向小朋友们问好,真特别,那我们也用唱歌的方式来向小兔打招呼吧。(感应休止符)小朋友们真有礼貌。小兔子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小兔乖乖》,一起来跟小兔唱吧。
二、故事导入,学念歌词。
师:小朋友们唱歌真好听,今天,小兔子还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它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依据歌词内容简单讲述故事: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在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听的很认真时,哎呀,一直大灰狼从远处跑了过来,吓得小兔赶紧躲了起来。
提问:故事里小兔是怎样到树林里?它听到了什么声音?是怎样听到的?最后,谁来了?
过渡语: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好,故事听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还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歌曲的名称叫《小兔和狼》,一起来听听吧!
三1、教师有感情地示范唱一遍,初步熟悉旋律。
师:小兔是怎样到树林里?小兔到树林里听到了什么声音啊?它是怎样听到的?
过渡语: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听的真仔细。好,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
2、教师配上图片再次示范唱一遍,再次熟悉歌曲旋律。
3、师幼一起完整地演唱歌曲两遍。(演唱时,教师手指图)
师:这么有趣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把它演唱给后面的老师听吧。
师:小朋友们唱到“竖起耳朵”时要停顿,不能拉音,就像老师这样唱(老师示范唱)。还有,唱歌时要注意保护好嗓子,不要太大声,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就可以了,我们再来唱一遍吧!老师听听谁唱得最好听。
四、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表演歌曲。
1、老师唱歌,小朋友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真好听。这么好听的歌曲小朋友要是能配上动作来演唱就更完美了,现在小朋友来想想,等会想好了老师唱歌,你们来做。
2、小朋友唱歌,老师做动作。
3、师幼一起边唱歌边做动作。
五、角色扮演《小兔和狼》。
师:小朋友唱歌真好听。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兔宝宝,老师来兔妈妈,兔妈妈带着你们去树林里玩,去的时候要边唱歌边跳着去,还有,看到大灰狼时,要赶紧蹲在兔妈妈的身后,不能说话,不能挤,不然会被大灰狼发现了,会吃掉你。听明白了吗?(游戏两遍)
活动结束:小兔子们真聪明,都没让大灰狼抓着,大灰狼又走了,小朋友看,外面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去外面玩吧。(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以故事为主,贯穿始终,尤其是第二环节,老师讲故事后,通过提问,让孩子们边回答边做动作,很快便理解歌词,记忆歌词。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同时,还大胆地做小兔跳和竖起耳朵以及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动作,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还有,第四环节:老师与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巩固歌曲。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大声的演唱歌曲跳到树林里玩,看到大灰狼,就赶紧蹲在兔妈妈身后,不推不挤、不说话。孩子们个个玩的意犹未尽,直到活动结束后,还有很多孩子在演唱歌曲玩着游戏。
而不足之处是:第一,老师清唱歌曲和带领孩子演唱歌曲时,没有利用上图谱,导致孩子唱歌总是忘记歌词。下次在组织时,我一定会注意图谱的利用与操作,因为图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记忆歌词,演唱歌曲。第二,在环节学习时,老师的引导不够,速度太快,像是在走教案。今后,在组织活动时,每一个环节都要慢慢地去引导幼儿学会,真正地懂了,才往下走。
狼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并说说歌词的内容。
2、通过倾听乐曲,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调,能根据曲调、歌词学习仿编歌曲。
3、学习运用动作表达歌曲,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4、教育幼儿当别人有小缺点时,应给机会让别人改过。
活动准备:
课前幼儿已熟悉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狼头饰一只,钢琴一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你们猜我梦到了谁?(兔子、狼)
它们俩在一起会说什么?
二、熟悉歌词
1、狼说:“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按节奏说歌词)
兔子说:“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
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还真难办。”
2、幼儿重复说说歌词。
三、熟悉乐曲
1、 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游戏。歌词就在故事里,曲子在哪儿?请你们听琴声,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老师弹“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乐曲)
2、 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是谁唱过的?(任贤齐唱的流行歌曲)
3、 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们也来编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吗?
4、老师编出第一句:“对面的兔子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
幼儿编唱:“别看我长得很可怕,其实我很可爱。”(老师提示:兔子怎么说的,也编编看?)幼儿接着编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5、老师弹琴,幼儿演唱自己编的歌曲。(讨论:最后一句歌词可不可以用说唱的形式说出来?“做朋友的事还真难办”)
四、游戏活动
1、老师戴上狼头饰问:“我是一只改好的狼,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请用歌声告诉我!(老师唱狼说的话,唱完后小朋友接唱兔子说的话)
2、唱完整首歌曲,问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 ……此处隐藏7329个字……:小朋友们,纸球是我们的玩具,它还能带我们做纸球操呢,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2、出示报纸,引导幼儿探索报纸的各种玩法。
(1)师:“刚才我们玩的纸球是用什么做的?报纸不仅可以看新闻,还可以玩游戏呢,今天我们就来做玩报纸的游戏”。
(2)师: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报纸可以怎么玩?每个人找个地方,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一起玩。
(3)幼儿自由探索报纸的玩法,老师巡回指导。
(4)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大家一起学一学。
3、集体练习单脚跳,学习单、双脚交替向前跳。
(1)师:刚才我发现**小朋友玩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看看她是怎么玩的。
(2)请幼儿示范单双脚交替向前跳。
(3)老师示范并讲解要领:
(4)请幼儿找空地练习在报纸上单双脚交替向前跳的动作。
4、游戏“战胜灰太狼”,引导幼儿练习平衡走、单双脚交替跳、投掷等基本动作。
(1)游戏规则:将幼儿平均分成4组,每组第一名幼儿先开始闯关,要走过小桥、跳过迷宫、拿球砸向贴有灰太狼头饰的筐子里,完成任务返回小组,用手击掌本组的第二名幼儿,第二名幼儿开始出发,本组的每名幼儿依次进行,哪组能按要求完成的快算胜利。
(2)游戏,祝贺胜利的小组,鼓励稍落后的小组。
5、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播放音乐,让小朋友听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狼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环保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插图比较,显示矛盾,感受森林的变化
1、揭示课题《狼和鹿》,齐读。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主人公(板书:狼 鹿),请你说说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出示:贪婪 凶残 活泼 美丽 (理解“凶残”)
3、狼和鹿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凯巴伯森林)
4、读悟森林之变化:
(1)多媒体出示插图,以充满生机的绿色及荒芜静寂的黄色的反差引起视觉冲突。观察后谈谈自己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以及二十几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的感受。
(2)找出与图匹配的相关文字并出示:
①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
(3)指导朗读:
①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片美丽的森林?(抓住关键词“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等)
②指名读,读出怜惜之情。
5、图文对照,质疑: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凯巴伯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感悟文本,深入探究
☆数据比较,感受鹿的变化
1、是呀,为什么同一座森林前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2、自悟交流,点拨,初步得出:
狼被猎人杀死,鹿变多了,所需的食物也多了,森林中的植物被鹿吃光了,所以森林变成了这样。
3、理解杀狼动机,感受杀狼场面。
(1)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呢?(理解“提防”)
(2)出示第二自然段:放声读,完成说话训练:狩猎人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开始大量捕杀狼。听—— ;看—— 。
(理解“宁静、青烟袅袅”,感受人们对狼的杀戮,场面的凄惨)
4、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了解鹿的数量、情况变化:
鹿的数量鹿的情况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出示:四千只 活泼美丽
十万只 鹿的王国
四万只 饥饿疾病
八千只 病鹿
(2)教师小结:狼的数量在急剧变化,鹿群生活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鹿群在这里大量繁殖时,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3)出示句子: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读读这段话,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连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感受狼鹿角色的异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受到破坏,活泼美丽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凄惨。而此时,贪婪而凶残的狼以及活泼而美丽的鹿,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怎样戏剧般的变化?(狼——功臣,鹿——祸首。理解“功臣、祸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2)活泼而美丽的鹿成了“祸首”,因为
3、对于谁是祸首,你还有什么高见?(人类才是真正的祸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感受由于人类的无知而做的蠢事)
三、总结明理,升华感悟
1、狼、鹿、森林、人类都是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学完课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担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1)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对话训练。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师总结: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个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天平必将倾斜,也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应该时常敲响。(板书:吃 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
狼 鹿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中我紧扣三组对比:森林状态的变化,鹿群数量、情况的变化以及狼鹿角色的异位。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比如,在感受“森林变化”时,通过两幅插图,使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二十几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变化”这一板块中,我请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关于鹿的数量、情况变化的数字及语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层层剥笋似的探究,使学生充分领悟了文章的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并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