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分数除法教案

时间:2024-05-30 12:12:34
分数除法教案范文集锦6篇

分数除法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除法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除法教案 篇1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0月22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示课题

二、整理知识

三、组织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分数除法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通过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要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你能根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把2/155=2/3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吗?

指出: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复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提问:我们在分数除法里,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

分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3、笔算练习

做复习第2题

指出:在分数除法里,无论哪一种情况的计算,都要转化成乘法计算。

4、复习比的意义

问: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4:5来说明。

5、做复习第3题

6、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提问:化简比和求比值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1、做复习第5题

2、做复习第6题

3、做复习第7题

指出:有关分数除法的运算,只要按过去的运算顺序,计算时遇到除法计算,只要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4、做复习第8题

指出:根据求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来解答这样的文字题,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课后感受

教学效果较好,同学们所做的题目的正确率较高。

分数除法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33—38页“分数除法”例1—例4。

二、简要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刚刚学过“分数乘法”和“倒数”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有的知识还有“商不变的规律”。本课例就是教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形成和发展新知识结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胆的改革教材,进行知识的组块教学,勇于实践,缩短“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教时的一个例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导入新课。

1、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出示卡片)

2、6、—、—、0.5、 1—、 0.7

2、用投影打出:下面两题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12÷25=(12×4)÷(25×4)=48÷100=0.48

11÷125=(11×8)÷(125×8)=88÷1000=0.088

[简析:商不变规律的应用,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出充分准备。]

3、用投影分A、B组分别出示:下列算式中,哪些算式你一眼就能看了它的商?

A组:78÷10.35÷1136÷721.8÷9

B组:—÷1—÷1—÷218÷——÷1

—÷——÷—4—÷2——÷0.7

[简析:这两组有趣习题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很快说出除数是1的算式,一眼就看出商是几。当学生看出除数为1时,计算就最为简便。(这里为学习新知作了重要的铺垫)一看就知道商是几(即被除数)]

师:接着问B组题中是些什么算式,生答师板书“分数除法”算,今天就来研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指导探索,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教师加以点拔导学。

(1)请大家列出B组算式中除数不是1的算式。

—÷218÷——÷——÷—

4—÷2— —÷0.7

(2)先来研究前四道算式,这四道算式中除数都不是1,你能想办法将这除数变为1,而商不变吗?

[评析: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性高,纷纷欲试,是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

师:下面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3)交流。

学生甲:以—÷2为例,除数是2,将2×—除数变为1,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乘以—。

学生乙:以18÷—为例,除数是—,将—×—除数变为1,要使商不变,被除数18也要乘以—。

[评析:此题是倒数的概念和商不变规律同时应用,运用旧知,用得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好下列板书)

—÷2=(—×—)÷(2×—)18÷—=(18×—)÷(—×—)

=—×—÷1=18×—÷1

=—×— =18×—

(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类推,得出结论。

师问:这里我们是应用的什么进行变化的?(商不变的规律)

(教者把上面板书用虚线框起)让学生观察比较。

—÷2=—×—18÷—=18×—

问:这两个等式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分学习小组讨论)

生汇报:除号变成了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分数除法算式变成了分数乘法算式。

师小结: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做,今后到中学里学习还可用到“转化”这一重要思想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去探索知识,为人类服务。

练习:用复合投影片打出:

将下列除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学生边回答边出示下排转化的式子)

—÷— —÷— —÷612÷—

=—×—=—×4 =—×—=12×—

[评析:抓住时机,练重点难点,强化新知。]

6、讨论、比较、类推,概括方法。

问:在刚才的练习中,你认为有什么规律?

(生答:被除数不变,除号变成了乘号,同时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师问:如果这些被除数作为甲数,除数作为乙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它的规律吗?

生答师板书: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这就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看书第38页)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乙数要加上零除外?

(四)利用法则,练习重点,巩固新知。

1、—÷3=—×———=12÷—=12×———=

—÷—=—×———=—÷—=———()———

2、计算。(并指名板书,注意书写格式)

—÷3—÷——÷36÷—

3÷——÷——÷— —÷—

3、改错。

(1)9÷—=9÷—=—=10—(2)—÷5=—×—=—

(3)—÷—=—×—=—

4、判断。

(1)1÷—=—÷1(2)a÷b=a×—

[评析:改错题、判断题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计算法则。]

(五)作业练习,熟记法则。

1、练习八第3题的前4题

第6题的前4题

2、校对答案。(说出过程,强化法则的应用)

思考题:计算(1)4—÷2—(2)—÷0.7

[评析:这里是知识结构的完整,知识点的引伸。]

(六)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

2、你有哪些收获?

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教后评析

本节课教者利用旧知识的学习作铺垫,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分数除法法则进行整体教学,利用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缩短了教学课时数,打破了原教材的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恰当地调整了教材,进行知识的组块教学,挖掘了教材(知识)本身的潜在因素,利用旧知,通过师生的对话、教师的点拔,为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方法概括法则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教学问题的思维方法,打破了一例一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

2、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连接点衔接处精心设计习题、提问,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3、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和方法指导,从铺垫(全员练习)→新课(转化除数、变除为乘、试做、比较、类推、概括法则)→巩固新知(填空、计算、改错、判断)→作业练习→思考题引伸拓展→总结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分数除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目。

教学重点:

分析题里所含的数量关系,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教学难点:

怎样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口述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1)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

(2)14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

(3)1的是多少? ( )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板书课题:列方程解文字题

2、出示例4: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 ?

(1) 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

①这道文字题与刚才复习时的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只是已知未知不同)

②硬该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为什么?

③单位1所表示的数知道吗?

④怎样求单位1所表示的“这个数”?(引导学生用设未知数X的方法来解决)。

使学生明确: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由已知:一个数的是,得:一个数×=?

(2) 列方程解文字题。

第一步,设未知数为X。教师板书

解:设这个数是X。

第二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教师板书

X×=

第三步,解这个方程。教师板书:(略)

第四步,检验:(略)

第五步:作答

3、小结

(1)怎样设求知数?

要求单位“1”的量,设单位“1”的量为X。

(2) 样根据题意列方程?

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

2、一个数的1倍等于2,求这个数。

四、课堂练习

练习九第12、16—19题。

五、作业

练习九第13—15题。

六、课外思考

练习九思考题。让学生发现规律:第(1)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分数的。第(2)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而分子是前一个分数分子的3倍。

分数除法教案 篇4

一、复习引新

1.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6

2.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课件一下载)

①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②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③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后,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④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⑤练习反馈。

根据:,写出,(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1.出示例1、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课件二下载)

①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

③、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把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请同学求未知数①②3.判断。

①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②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③()

④()

⑤()

4.解答下面各题。

①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②什么数乘以6等于?

③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七1、2、3、4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1.猜一猜:有4个苹果,每人得到2个,1个,1/2个,你知道这三 次分别是几个人分苹果吗?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

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4÷1/2=4×2=8 ;4÷1/4=4×4=16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4. ( )

5. ( )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教案范文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