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导游词

独乐寺导游词

时间:2024-05-30 12:15:02
独乐寺导游词

独乐寺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乐寺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独乐寺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古寺建于唐贞观十年,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为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津门十景之一。独乐寺现已列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

独乐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内。 独乐寺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

蓟县县城不大,从长途车站下车,步行就到了武定侯街,也许是由于独乐寺外的铁门紧闭,无法从马路上体会山门的震撼,从侧门进入寺内,山门的气势就让人感到不同一般,山门高约10米,正中匾额楷书“独乐寺”,这是明朝严嵩题字,显得刚劲浑厚。

同去懂建筑的朋友介绍,独乐寺山门的屋顶五条脊,四面坡。檐角如翼似飞,使建筑物庄重而高昂,表现出了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

走过山门就看到了观音阁,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的,观音阁中间的观音像高16米,头上还有10个小头像,所以还被称为11面观音。

观音阁后的八角小亭名“韦驮亭”塑像韦驮身着铠甲,双手合十,以往看到的韦驮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大雄宝殿里,而单独给韦驮设亭的寺院在中国还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观音阁与山门同在一个中轴线的原因,当你站在山门正中,从山门的画框里,能把观音阁高耸的雄姿全纳入镜头,这种把高层建筑放在山门之内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建立寺院的传统手法。

修建于唐朝的独乐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独乐寺依旧安然无恙。梁思成先生说,“在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

观音阁的西北,有28块乾隆皇帝的书法碑帖,都是乾隆的书法真迹,如今看上去已经字迹斑驳,不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却能看到如此的珍宝,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东陵在遵化,皇帝去遵化祭祖,蓟县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休息站。

谈到蓟县独乐寺,就不能不继续说到梁思成先生,梁先生曾亲自撰写《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独乐寺专号”,在解释观音阁上咸丰皇帝手书“具足圆成”时,梁先生认为,“具足”是佛家语,“圆成”不是佛语,应为“具足圆通”。

1966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梁先生依旧冒着风险,抵达蓟县,提出要为观音阁“装避雷针、安门窗,为防止鸟类落在观音头像上,要为观音头像上罩铁丝网”,于是,文化部当年就拨款9000元人民币,由河北省古建队施工安装完毕,使独乐寺受到了妥善保护。

独乐寺导游词2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独乐寺还有着这样的传说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路过渔阳(现蓟县)。因粮草接济不上,陷入困境。李世民心中烦闷,无意中来到一座寺庙,只见庙内香烟缭绕,铜铸神像。李世民心中一动,便双膝跪倒,向神像祷告:“李世民率兵东征,路过此地,粮草不济,欲借神明贵体一用,待李世民班师之日,当以十倍金身奉还。”祈祷完毕,叩了三个头,随后命人搬倒神像,化成铜水,铸造钱币。以此解救了燃眉之急。

东征还朝之后,此事却没人提起。倒不是李世民故意赖帐,而是实有难处。当初因是急于借用铜像,并没细加考虑,便许诺以十倍金身奉还,如今细细一想,诺大一个金像,恐怕用光金库也不够。唐太宗正为此事忧虑得寝食不安,忽接大臣魏征的奏折,打开一看,原来正是催促皇帝还愿的。言语很是不恭,明明是在责难,上写“昔万岁东征,粮草困窘,曾于渔阳借一铜像,以筹粮草,并许诺神明,一旦班师,即以十倍泥塑金身奉还。今圣上回銮过载,未践前言,故敢奏闻。臣闻为人主者,上不可失信于天,下不可失信于民……”李世民心里有病,正怕人说,一见魏征又来揭他的短,不由心内火起,他耐着性儿看看奏折,忽然发现“十倍泥塑金身”,不禁喜上眉梢,拍案称快。魏征所加“泥塑”字,可真正解决了难题。于是李世民马上发下诏书,营建独乐寺,重塑观音像。

古时候,有户人家为了给重病的儿子冲灾,娶了个媳妇。这媳妇很是贤慧勤劳,但过门不久,丈夫就死了。婆婆非常刁横,对媳妇百般挑剔,非打即骂,媳妇忍气吞声,每天要到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一天,媳妇挑水回来,婆婆嫌她去的时间长了,就劈头盖脸打了她一顿,还口口声声地嚷着,要把她卖掉。

媳妇心中委屈,一边走一边哭。忽见前边站定一位白须白眉的老者,问她为什么哭,她就把自己的遭遇说了。老者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支鞭子说:“这支鞭子通着海眼,你回家去,把鞭子放进缸里,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水缸就满了。”媳妇一听,对老者感激不尽,刚要跪下谢恩,老者倏地不见了。

媳妇回到家中一试,果然灵验。不料,这时婆婆领着个人凶神恶煞地走了进来,原来婆婆真的把她卖了。婆婆一见媳妇手中的神鞭,就劈手抢了过去,可是缸里的水还是向外涌。媳妇心中一慌,也忘了怎么停水了。眼看着黑水咕嘟咕嘟往外冒,大街小巷全有水了,整个县城就要淹没了。媳妇急忙拨下铁锅扣在缸上,自己又坐了上去。这时,水涨,缸也长,好不容易水才住了,再一看媳妇,她也变成石头人了。

蓟县人为了纪念这个心地善良,拯救乡亲的好媳妇,就为她修建了这座白塔,取名“金炉宝鼎塔”。

独乐寺导游词3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国太和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独乐寺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刘时,是中国太和旅游社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刘好了。坐在前方驾驶位置上的是我们的随队司机王师傅。王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独乐寺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今天能担任本团的导游工作,认识这么多的教师朋友,我觉感到很荣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津门十景之一的独乐寺。独乐寺俗称大佛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建筑的一颗明珠,1961年,国务院公布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蓟县城内,坐北朝南,是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重。

关于独乐寺初建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独乐寺的创立,最迟也应该在唐初,观音阁上悬挂的李白所书唐制的“观音之阁”的匾额 ……此处隐藏14921个字……。这组岩画制作于元代,1972年才发现出来的,本来一向维护在一层泥土里边,它的发现有很高的前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现已被描摹收入国库了,岩画以释教十六罗汉和二天王为主题,间以释教有关的神话故事,尘俗体裁组成一组组各有独立,又互相相连的巨幅画卷。

现场说明到此结束,下面的时刻,咱们能够自个旅游。

独乐寺导游词14

各位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天津青年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是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旁边这位是我们的随队司机张师傅。张师傅的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相信大家在乘车的途中一定会感到既舒适又安全的。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您及时地提出,我将竭尽全力地为您服务。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津门十景之一的千年古刹独乐寺。独乐寺位于蓟县古城的中心位置,俗称大佛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它集古建、壁画、塑像三大艺术于一体,拥有九个“全国之最”的桂冠,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独乐寺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是说主雕塑观音塑像内部支架是由一棵大杜梨树切割而成,以谐音而取名;还有一种是说“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

好了,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号是16号,车牌是津A1234,我们下午4点在寺门口集合,请靠窗的游客把窗子关紧,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请大家开始下车,跟随我一起走进独乐寺。

来到这里,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独乐寺的山门了,山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书。进入山门,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两尊高大的护卫金刚力士像,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是形神兼备的艺术佳作。

我们继续往里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王殿,这里东西两侧是彩绘的四天王像,分东南西北,各护一方。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寓意“风、调、雨、顺”,反映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希望好年景,盼望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穿过山门,我们看到的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了。从外表看分为上下两层,,中间有一暗层,实为三层全木结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筑。我们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悬有一镏金方匾,上书“观音之阁”,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北游幽蓟时所书,已被收入“全国名匾大全”。大家仔细看会发现“观音之阁”的“之”字有些特别。关于之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相传,有一天李白喝得大醉,迷迷糊糊写下了“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又题上了“太白”的下款,可是,等到把匾悬挂起来以后,才发现之字少了一点。这时李白大叫一声:“拿酒来!”好酒奉上,李太白抓起毛笔,蘸饱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点在之字上。这就是著名的“太白飞笔点之字”。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观音阁去看看,眼前莲花座之上的就是主雕塑观音塑像。在它的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音。像高16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彩色泥塑站像。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一面观音像的两侧各有一协侍菩萨,三尊塑像均是辽代雕塑艺术的珍品。

四周墙壁上是元代绘制、明代重描的“十六罗汉”和“二明王”壁画珍品。这些壁画,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独乐寺时被一层厚达一厘米的白灰覆盖,直到1972年修整观音阁时偶然发现并剥出,才再现在世人面前。

请大家随我往后走,在十一面观音像的背后便是倒座观音,有韦驮和关羽的护法神像,整个塑像寓意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继续往里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八角小亭是韦驮亭,里面供奉的是护法神韦驮。绕过韦驮亭,我们就来到了报恩院,它位于独乐寺中轴线最北端,布局严谨,独立成局又与寺院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寺中寺”景观。报恩院前殿为弥勒殿,正中供奉着一尊铜制的弥勒菩萨像,两边为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疯僧:寒山、普化、风波和济公。后殿是三世佛殿,里面供奉着“横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穆尼佛和阿弥陀佛。

眼前这座白塔位于独乐寺南300米,是早期独乐寺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寺同为一个整体,又名独乐寺塔。白塔重修于辽清宁四年,塔高30.6米,平面八角形,通体雪白,造型别致,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虽历经千余年,饱经风霜,并屡遭地震,仍巍然屹立。在出土的100多件文物中,有73件完好无损,做工精细,均为稀世珍宝。

白塔前的三座大殿里塑有三组彩色佛像,分别是释迦穆尼和阿难、迦叶,观世音菩萨和龙女、善财童子,以及地藏王和张明父子。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我们四点准时在寺门口集合,我们的车号是16号,车牌是津A1234,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迟到。

下面的时间可以去自行参观一下,我们4点准时在寺门口集合,车号是16号车,车牌是津A2345,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迟到。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独乐寺之旅到这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佛家最讲“天下唯缘”,今天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如果今天我的服务有什么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也希望您能多提宝贵意见。但愿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再次相逢。最后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独乐寺导游词1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内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梁思成在发现独乐寺之初即强调建筑物所具有的突出的唐代风格,并且推测独乐寺创建于唐朝初年。鉴于最早提及独乐寺名称的辽代碑文就称统和二年(公元984年)的工程为“再建”(建筑物)以及“重塑”(观音像),因此建筑和雕塑应是公元984年以前创建。而除了梁思成提到的观音阁的建筑整体风格以及观音阁两尊胁侍的风格唐风浓郁之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辽代建筑研究课题组进而发现了另外几方面的证据,从而把独乐寺观音阁的始建年代更为明确的推至唐代前期的武则天朝7世纪末)。而从观音阁使用的移用木构件的碳十四测年(树轮校正)结果看,似乎在唐代两个重要时期即“安史之乱”和“会昌灭佛”前后,观音阁也分别有一次维修。

梁思成分析,在唐代地属中国,其文化自直接受中原影响,五代以后,地属夷狄,中国原有文化,固自保守,然在中原若有新文化之产生,则所受影响,必因当时政治界限而隔阻,梁思成据此判断在观音阁再建之时,中原建筑若已有新变动之发生,在蓟北未必受其影响,而保存唐代特征亦比较多。

梁思成曾称独乐寺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中国建筑蜕变之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独乐寺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